【職務分享】藥廠PM十力(上)

--

一年經驗的彙整 X 技能checklist X 不撞同一道牆的提醒小冊

距離上一次的發文又隔了半年,對local藥廠PM又有更進一步的領悟,也體認到,越是踏入這個領域,就越感到自身的無知,但在這快滿一年的PM經驗當中,還是有許多可以和大家分享、以初學入門角度來看待的事。

這次以大綱的方式和大家分享我認為藥廠PM應該要具備的能力,一方面是因為我目前也還在學習中,希望透過列點方式及舉例的方式,歸納自己還需要增加的能力;另一方面也算是做個紀錄,把自己碰壁的地方和大家分享,讓後繼者可以不要像我一樣又碰的一鼻子灰XD

先講一下藥廠PM的核心概念

Ownership:這類似一種負責任的概念。這是在商業思維學院裡學到的,雖然產業不同,但核心價值是相同的。產品經理顧名思義就是管理產品的人,所以擁有Ownership的精神,對自己的產品負責,是每一位PM都需要的基礎能力。

這次先跟大家分享其中的五力:

1.換位思考力

最近特別常聽到:「要懂得換位思考」這句話,然而該如何真正做到換位思考的能力?我認為換位思考類似一種外部環境的管理能力,以下舉對內及對外的例子供大家參考:

#對內

過去我以為所謂的換位思考是,當我做完一份報告,我跳脫出自己的模式去思考如果我是主管我會想看什麼?但某次和主管討論時,主管卻認為我並沒有這麼做,探究原因,發現主要是因為在過程中缺少了和主管的「溝通」。例如有時一份報告所面對的對象不只有自己的主管,甚至到主管的主管又或者是其它部門的主管,思維因此必須更加廣闊,單純的自我換位思考,有一定的侷限性,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再度發生,就是與經驗豐富的主管溝通,了解各部門的角度利於爾後工作的進行。

不過其實每位主管的喜好不一樣,有些主管喜歡也樂於和部屬邊做邊溝通調整(類似敏捷的概念XD),有些傾向你準備好全部之後再來討論,做好向上管理,也是一種對內的換位思考能力。

除了對上的管理之外,對內的換位思考還有一種是橫向管理,了解同事部門間的氛圍及性格,有時也能讓事情事半功倍。

#對外

至於對外的換位思考,有一部分是對於客戶端的管理,通常也能藉此機會找尋產品的定位。多數時候我會直接請教臨床醫師,詢問他們的想法,甚至和他們一同討論目前患者面臨的一些困境,例如服藥順從性、生體可用率不佳、患者QoL(Quality of life)等,透過直接的溝通,了解臨床以及終端使用者(患者)的看法,在進行產品定位時,能更加貼近以病人為中心的出發點,找出適合使用藥品的患者族群,讓更多需要使用的人有機會使用到藥品進而改善生活品質,是一件非常有意義也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2. 自我管理力

自我管理有很多個部分,這次我最想介紹的是我感觸最深的情緒調適力。

Photo by Ryan 'O' Niel on Unsplash

承接他部門情緒是PM日常,心臟必須要夠大顆。

PM幾乎是所有產品資訊的匯集點,在大量溝通過程中,常常會是最容易被「情緒抒發」的那一個。承接的情緒有時來自內部,有時來自外部,不管是內外部的情緒,雖然一開始被發洩時充滿不解與無奈,不過如果仔細去釐清他們觸發情緒的原因,就不會太過在意,例如有些部門有一些習慣的工作方式,新人的我不甚了解,於是打電話去詢問,卻被認為是在催促他們,讓他們感到不尊重,被砲轟了一番,覺得很錯愕。後續從旁了解他部門狀況後,就比較沒這麼在意了,同時調整對該部門的應對方式。

不過有時可能還是會有很不解的時候,情緒一時被帶到高點無法進行有效溝通。這時我會轉移注意力,趕快澆熄心中的熊熊怒火,不讓他人的情緒影響到自己辦事的效率。後來也體認到,大家都是對事不對人,所以也比較不會走心。但必須說,情緒管理是一門大學問,即便到了現在將近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被情緒發洩,我還是需要一些時間調適(這時小確幸就顯得非常的重要XD)

3. 專案管理力

先了解一下專案的定義:什麼是專案?

「專案」係指一個特殊而有一定限度的 (Finite)任務,或由一群聚相互關連性的工作所共同組合起來的任務,而該任務是以獲得特殊結果或圓滿達成某種成就為目標。-中華民國專案管理學會

最近在上Gipi的專案管理學程,當中更說明了,

專案指的是「為獨特的產品或服務所做的臨時性努力。」所謂的臨時性代表具有明確的時間,而獨特指的是最終結果的不重複。

對於藥廠PM來說,每一項產品都是一項專案,因此專案的期限有可能非常的長,例如一個學名藥的選定、開發到申請藥證、健保價到上市行銷,動輒可能就是3–5年起跳(還需考慮原廠專利期),而一個藥品的上市牽涉到多個部門,包含了一開始的研發一路到智財命名、法規的藥證申請、製程的放大批量、生產的排製、若有與他公司的合約還須與法務討論條文、中後期與醫藥服務部門一同評估是否要進行臨床試驗、後期與會計索取的定價到最後和業務部門討論的銷售層面,每一步都需要溝通與資訊整合,同時還需留意時程的估算,例如上市是否如期?Delay?原因?可否解決?不可的話大概要延多久?

對於學名藥來說,上市時間也關乎著健保價的高低。第一學名藥能取得原廠藥約85折健保價,後繼者則一律約8折,因此學名藥廠無不希望自己搶下那個頭香。所以藥廠PM必須對時程敏感,才能及時做出因應策略,並且在面對時間無法如期時,有能力去構思下一步(例如面對藥品可能延遲上市時,我會去請教外勤同仁目前市場的狀況,自己同時也會去關注市場訊息,例如近期是否有可能會有新增的競廠,評估延遲上市對公司產品銷售的影響,同時思考產品教育訓練是否要如期?有時外勤對產品的熱度也反應著目前市場的熱度,多觀察,挺有趣的)。並連絡相關部門,跟緊時間,不讓時程再延後,甚至找尋提前的可能,在在都考驗著PM的專案管理能力。

4. 輸出統整力

我很喜歡把東西二分為對內及對外,因為這兩個角度總是有極大的差異。

對內:會議紀錄、對內產品簡報

對外:產品簡報、外勤需求資訊

擔任藥廠PM需要閱讀非常大量的文獻,但輸出的內容對內對外在取捨上卻有相當的不同。

Photo by James Pond on Unsplash

以內部教育訓練來說,如何統整輸出給也許完全零相關背景的業務代表,讓他們可以吸收、理解、進而推廣,是我常常需要思考的問題。之前上孫治華老師的簡報課時,他曾說過一句話:「簡報是用來幫助人做決策的!」 那麼,對外勤同仁來說,我的簡報便是要讓他們理解產品,進而決定推廣這項產品(補充:每家藥廠外勤手上的藥品數量不盡相同,可能只專門跑一個產品,也可能同時跑多個產品),最好的方式是故事化,故事化的圖象式記憶最不需要花時間去背,無法故事化的部分可以試試看像準備國考時大家都喜歡背的口訣,是不是很腦力激盪阿:DDD 這是我覺得非常有趣的一個環節!

對外與醫師討論臨床適用對象時,事前閱讀及準備的文獻就不只侷限於同類機轉產品了,例如我會去了解一開始的流病,臨床上判斷的基準,現有藥物的文獻探討、是否有無法突破的盲點、臨床可能最Care的點、藥物交互作用、疾病與疾病間的相關性等更加全面性的研究。但非常有挑戰的是,終究我並不是長期待在臨床面對病人的人,因此在研究上還是需要請教實際在臨床上的專業人士,補足對疾病與用藥,甚至終端用戶-病人的concern的認知。

必須注意的是,醫療必須嚴謹,講的話必須有憑有據,引用文獻時可以留意一下文獻的證據力,例如資料根據NEJM的研究指出、此研究設計為大型隨機分配雙盲試驗,當中參與人數高達….人等,輔以有力文獻強化臨床信心。在查詢文獻時,若有查詢到最新研究又或者是結合時事的相關文獻,亦可以分享予外勤同仁,讓一線同仁即時瞭解產品相關的新聞。

5.洞察力

外部環境(市場嗅覺):

對數字的敏感、產品定位、市場變化(單一產品銷量成長那同類競品呢?同類機轉的品項呢?整體市場變化如何?是否還有潛力?公司目前的策略該如何調整?)目前市場上已經有哪些產品,這些產品是否有共同無法解決的問題,臨床有無痛點,有的話是什麼?我的產品可以解決嗎? 其實就是在找insight ~

內部-人:

觀察每個人的個性、喜好、地雷,不管是橫向的同事關係或是垂直的從屬關係,掌握他人性格,強化自己的柔軟度和思想彈性,在溝通上會是一大助力!

內部-人/部門:

多角度觀察、會議參與人行為表情(為什麼?他在想什麼? 按組織架構看,這個問題該找誰問?怎麼問?

這裡可以分享一個例子給大家:當時我被指派幫公司開一個多部門會議,並擔任會議紀錄,剛進公司不久的我完全沒見過其他部門的人,一開始不知所措,又不能偷偷問旁邊的主管,但我慢慢試著從會議中去觀察每位與會人士關注的點以及從人員互動去推測,例如某一位對面的主管在講到製造時會主動發表意見,另一位主管對於外銷的時程排定非常清楚。後來私下問主管,才知道一位是生產部部長,一位是國際業務部門的經理,但因為我在過程中已大概掌握與會人員架構,所以之後確認角色時,大致上只是名稱上的修改,會議記錄雖稱不上完美但還算完整,不會因我不知道誰是誰而使內容有太大的偏差或缺漏。

經過這次會議紀錄,我重新檢視了一遍這次的與會人員,有QC、QA、生產、國際業務、製程,我大概可以知道以後碰到什麼問題可以問誰,誰可以給我明確的答案。

上半段的分享大概就到這,不知不覺也超過了3500字~

最後在上半段的結尾分享給大家我對自己擔任藥廠PM的期許,我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一個了解病人、懂病人的關懷者。作為一位藥師,了解藥物之於患者的關係;作為一位商業人士,在了解藥物適合的疾病對象後,努力推廣讓更多需要的人有機會知道、使用到對他更好的藥品。這聽起來也許根本陳腔濫調,但也因為秉持著這樣的信念,讓我即使在遇到矛盾與挫折時,能回歸初衷,不讓自己身陷兩難的泥淖中,共勉之~

--

--

Jazzybean Jazzybeen

像Jellybean一樣的多彩多姿, 像Jellybean一樣的出其不意🍭 藥學出身但志在行銷的bizthinker 期望透過寫作,紀錄與分享生活的所見所學所聞📝